這幾年民宿發展迅速,各種風格的民宿如雨后春筍般,在全國各地瘋狂扎根生長。有為了情懷的,有各種“放著高薪工作不做,就為了開間民宿卻意外收獲愛情的”,有“不顧家人反對,執意開民宿卻成為民宿大神”的,也有純粹是為了跟風賺錢的,總的來說,似乎各種“雞湯”承包了我國民宿的半壁江山。這些“雞湯”也極有可能是相當一部分民宿主理人打開民宿這個“深坑”的敲門磚。
自民宿登上旅游產業的舞臺后,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凸顯而出,成為近幾年旅游投資熱點。這與人們對旅游方式、生活方式的新追求,城鎮化進程的加快,相關利好政策的推動以及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等因素有關。
隨著民宿行業發展的不斷深入,民宿熱背后的問題也暴露出來。目前行業存在問題突出,包括準入門檻趨嚴、配套設施不足、缺乏評價標準,以及發展過快、同質化嚴重、缺乏文化特色等。
根據《2016中國民宿發展研究報告》顯示:截至2015年10月30日,民宿客棧在去哪兒網登記數量為42658家,而至2016年9月30日,這一數據增長到48070家,不足一年時間增加了5412家,增速相當快。云南、浙江、廣東的民宿增長最為明顯,大理、深圳、上海、麗江、成都等城市的民宿增量排在全國前五位。在《2016年中國民宿品牌發展趨勢和區域人群分析》報告中顯示:截至2016年年初,全國有超過4萬家的民宿,民宿從業人員近100萬人,市場規模已達200億元。
但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,以大理、麗江、莫干山等為代表的區域性民宿集中發展,部分地區已經接近飽和。這使得這些區域的民宿前期投資巨大、租金快速上漲以及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日益凸顯。加上淡旺季的影響,如果不成規模,盈利其實是相當難的一件事。甚有“網紅民宿”名聲在外一房難訂,預訂都排滿了日程,而一般民宿則“門可羅雀”工作日幾乎無人光顧的景象。
高速發展下出現分化趨勢
近年來,民宿的投資狂潮主要是在“長三角地區”,該地區經濟發達,消費投資成熟,政府政策有較大的支持,大家對民宿也普遍認可。而放大到具體的地區,大理、三亞、麗江、成都、廈門是國內比較熱門的民宿投資區域,同樣也是民宿客源及消費相對較高的區域。民宿在這些地方之所以能火,和規劃設計行業的生產力過剩有著較大的關聯,許多湖南柏竣建筑工程、規劃院、園林單位等開始尋找新的出路,休閑農業、美麗鄉村的建設也使得大量的城市資金進入到周邊的鄉鎮村落,引導著民宿的發展。
同質化嚴重
民宿投資這一行,在開頭也寫到了,有為了情懷的設計師,有地產開發商,有跟風為了賺錢的投資人,還有想打造休閑農業的政府機構。中國人自古都是愛湊熱鬧的,凡事但凡被炒起來了,成為了“網紅”,那就不得了了,官民都趨之若鶩,求熱求快。民宿最終也沒能逃脫這個怪圈,使得民宿逐漸喪失個性化和文化底蘊,千家一面的同質化初露端倪。復制的目的就是想快點賺錢,沒有細節的斟酌,也沒有個性化。縱觀現在民宿圈,真是各種“網紅臉”,只要有一個好模子,大家就拼了命的往上靠,爭相模仿。這兩年新建的民宿,大多數無非就是,鵝卵石、舊木材、照葫蘆畫瓢,這家長這樣,那家也這樣。此外,民宿開發的初衷和本質是遠離城市回歸鄉村。而現在許多民宿雖在地理位置上可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,扎根鄉村,但卻總讓人感覺少了一些鄉土味。而這種味道并非只靠周邊環境便能激發,也不是單單依靠黃泥墻、豬圈房的建筑可以營造的。
大家都知道,民宿是始于旅行者的情懷,而擯棄傳統的住宿方式。但是我們真正讀懂了旅行者所需的情懷了嗎?
現在我們把旅行者要的情懷簡單的想成了民宿主人的情懷,很多人會說,我心里真正的民宿,應該是各種牛逼人物厭倦了大都市的聲色犬馬,看破紅塵,內心的鄉戀爆棚,傾其所有在幽靜之處打造的一處世外桃源,處處有他對生活的理解。
難道旅行者的旅行情懷單單只剩朝圣了嗎?這樣的民宿幾乎是鳳毛麟角,你以為這樣的大神會坐在這樣的宅子里,等著你給你談他的奮斗史和人生?拜托,我想真正牛逼的人跟我們凡人來說談情懷會有代溝,或許牛逼人物真有那么一處世外桃源,有些分享的沖動,但那也不是人人都可以進的。
旅行者渴望體驗沒有錯,需要情懷也沒有錯,但旅行者需要的情懷是要的一種生活方式,而非是對某一個大咖的盲目崇拜的朝圣。因此,就算是有大咖的情懷也需要載體,或是設計,或是文化,或是服務,而這些展示必定是需要以有商業元素的人或者物來展示的,但肯定不是空談的情懷。就算你是大咖,就算你有情懷又能怎么樣,除非你能陪著所有的旅行者體驗你的體驗,否則你在名宿里面畫個餅,找幾個絲毫沒有文化底蘊的人來做,旅行者同樣不買單。
一個優秀的標桿型民宿,不一定是投入重金的,但一定是獨特的、充滿創意的、深刻挖掘文化內涵的。復制別家的成功,做出落后行業十幾年的旅游產品,面對越來越多的同質化競爭,是很難帶來自身的成功。